【徽派古建筑】传统文化保护的“徽州实验”
国家级非遗徽州漆器髹饰作品。
徽派古建筑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徽州传统技艺是徽文化的承载体。近年来,黄山市通过古建筑保护工程、徽文化?;な笛榍ㄉ璧榷嘞畲葱鹿こ蹋刈』瘴幕摹敖罟侨狻保谢瘴幕摹熬瘛?。
创新理念?;だ芬糯?/strong>
——创新文物?;だ玫幕疲沤ㄖ;すこ?、古民居产权流转试点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黎阳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八月艳阳当空,老宅子墙上树影斑驳,老宅子门前游人如织。黎阳老街上并非每一幢古建都有名称,但每一幢古建都经过精细的修复。国家级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的工作室就在黎阳老街,这位追求极致的“徽州工匠”,十年间,将古老徽州漆器工艺带到了海内外。
黎阳老街的面貌是黄山市近年来古建筑?;さ囊桓鏊跤啊?008年,徽州文化生态?;な笛榍闪?,成为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な笛榍?。为?;せ罩菸幕;な笛榍衬诜俏镏饰幕挪钅考捌湟劳械奈镏饰幕挪屠狄源嫘淖匀换肪常?009年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だ霉こ?,2014年在“百村千幢”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在“百村千幢”工程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徽州古建筑?;すこ淘蚨钥占湫翁喙懦恰⒐耪?、古村、古街等4类116处,建筑单体类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码头、古塔、古桥、古亭、古井、古道、古碑等12类3348个古建筑进行更为细化、有效的保护。目前,全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68个,占全省61.2%;屯溪老街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徽州府衙修复工程获鲁班奖,为全省古建项目首家;唐模等66个中国传统村落获中央财政项目支持。
“既发挥文化、文物部门的‘主力军’作用,也强化各级各部门的‘生力军’作用。”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主任胡建斌介绍,黄山市从组织保障、人力保障等方面为文物?;け嘀艘徽疟;ねS氪送?,徽州古建筑?;だ玫姆绞揭苍诓欢洗葱隆U蹲?、专项资金、招商引资、社会融资、打捆用资,形成了民企独资?;た⒌摹昂甏迥J健保鞯脊缶摹拔鞯菽J健保普龀置衿缶摹俺士材J健钡?。在古民居产权难定的问题上,黄山市建立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在全省创新开展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试点,通过集中收储古民居、对上申请报批、按规拍挂出让、规划公示实施“四步走”程序,目前已规范流转古民居25幢。
皖南民俗在传承和?;ぶ谢婪⒊龆捞伧攘蜕詈竦自?。
活态传承引领全民参与
——通过整体保护利用,修复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古村落形成“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的氛围
今年5月,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的老祠堂被修缮改建成了一个村史馆。今年暑假,村民胡和气与女儿成了村史馆的???。村史馆有舞台,定时上演传统戏曲;有展柜,收藏着全村村民捐献的徽州老物件,精巧的木质水车,珍贵的家谱,都是村民们的传家宝?!坝惺焙蚋⒆铀狄郧暗氖露膊幻靼?,不如带她来亲眼看看?!焙推?。百闻不如一见,山村孩子生活在有故事的徽州是幸运的。
徽文化?;な笛榍诜且畔钅可婕懊窦湮难А⒚窦涿朗?、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14大类,共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在安徽省地市中均位列第一。其中,程大位珠算法、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通过对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的修复,黄山市既很好地?;ち舜衬窘峁褂旒家铡⒒罩菟牡?、徽州楹联匾额等一系列代表性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诸如徽州祠祭、徽剧、徽州民歌、目连戏等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进行了良性修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利用,使古村落“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
随着古民居?;すこ痰纳钊胪平?,一批流散外地的古民居建筑构件等文物纷纷回流,一批徽州古民居营造技艺队伍逐渐兴起。同样,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深入,民间自发自觉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大大提升。歙县璜田乡璜田村延续着从正月初一起连续数日上演由当地农民剧团演出徽剧的习俗,璜田村村民朱祝新自发挖掘整理徽剧并出版了《歙县徽剧志》。2014年,歙县许村村民集资自发组织了大刀灯游街活动,让这一中断了50年的民俗活动重获新生。2015年,休宁县榆村乡添灯组恢复停止了30余年的龙灯会,与榆村板龙、藏溪滚龙一起祈愿平安、风调雨顺,榆村乡重现一河两岸三龙狂舞的壮观场面。全市已建民间非遗类展示馆20家,以企业养馆的形式运作,如安徽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屯溪区徽墨文房博物馆、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等。
题图:航拍徽派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安徽黄山宏村。
传统文化展露当代面孔
——徽州古建筑与徽州传统工艺的?;だ谜孟缘贝砟?,徽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在进行
下个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新安画派艺术作品将首次“回家”,146件作品将在黄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这是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今年20多项工作计划中的一个。故宫馆藏寻根徽州,徽州工匠也在求教故宫。今年参加完“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之后,歙砚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寒就在思考如何制作出更适应当代人审美品位的作品,如何令徽州传统工艺改变“高冷”的姿态与大众对话。
活态传承的徽州传统工艺近年来逐渐走向前台,成为历史关照当下的载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振兴传统工艺”,鼓励有文创经验与社会影响力的单位与地方开展合作,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案例。故宫博物院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科研学术资源,以及近年来文创工作的丰富经验,黄山则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非遗大师和传承人。故宫首次与一个城市开展合作,体现了徽文化的吸引力。“建立故宫驻黄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将扶持传统技艺开展生产性?;だ?,有助于传承人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推动徽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焙ū笏怠?/p>
依托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利用古村落、古民居等古建筑,黄山市积极推进徽文化产业园建设。目前,徽文化产业园已招商签约包括徽州四雕等传统技艺类企业在内的企业31家,投产22家。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露当代面孔,徽州古民居流转之后获得新生。黄山市有民宿客栈5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由古民居修复改建而来。近年来,黄山围绕旅游、文化、生态一体化发展方向,以打造省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以业态创新为动力,主推“徽州民宿”品牌,举办全国首届民宿大会,推动徽州古建筑成为乡村度假新载体;着眼建设全国性民宿交易市场,启动全国首家民宿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体育赛事的举办中,黄山市首创把奔跑线路与徽州古村落、自然风光等串联起来,推广徽州“慢生活”。